3.弱视。眼球无器质性病变,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是弱视。目前我国将弱视定为矫正视力≤0.8,或两眼视力差≥2行(以国际标准视力表为标准)。在视觉发育期,异常的视觉环境刺激可导致稚嫩的视觉系统功能异常,引起弱视,如屈光不正(特别是中、高度远视,散光,屈光参差)、斜视、遮盖单眼或双眼(如先天性白内障、角膜混浊,上睑下垂,手术后单眼包扎)等,都会使视网膜上物像模糊,甚至消失,或产生异常的两眼相互作用(抑制),形成弱视。屈光不正与弱视关系密切,是弱视主要病因之一,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。视觉发育关键期指两岁前,敏感期可持续到9岁~1 2岁,这时期内虽易发生弱视,但也恰是弱视治疗有效的年龄。弱视疗效与年龄密切相关,年龄越小,疗效越好,要争取早发现早治疗。首先去除病因,如尽早摘除白内障,戴镜矫正屈光不正等;再根据弱视的种类、程度,选择不同治疗方法,如传统遮盖法、后像疗法、红色滤光片或红闪仪疗法、光学药物压抑疗法、视刺激疗法等。弱视是视觉发育的异常,治疗绝非一朝一夕的事,需在医生指导下,并依靠家长、教师共同努力才行。
儿童视力低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其原因多种多样。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状况,定期带孩子进行眼科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视力问题。同时,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,提供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,也是预防儿童视力低下的重要措施。
页码:上一页